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致富技术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水稻技术文化---古人稻法

    信息发布者:yhg2222
    2017-03-29 03:38:21   转载

       QQ图片20170311211547_副本_副本.gif 

        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。在明朝的粮食供应统计中,水稻占十分之七,居绝对优势。大、小麦、黍、稷等粮作物合在一起只占十分之三的比重。也就是说,中国绝大部分人口是依靠稻米来养活的,可见水稻对于中国的贡献。

    古代插秧图(图源明代《三才图会》)

    古代打稻图(图源明代《天工开物》)

    古代稻米加工(图源明代《天工开物》)

    古代稻米扬簸图

    我国水稻主种植区分布图


    中国的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是稻作的起源地。在这里,历史上不仅有野生稻的记载,而且时至今日仍然有野生稻的分布,更为重要的是这里民发现了80余处的新石器时代的稻作遗存,时间从1万年前到4,5千年前不等,而且随着考古发现的深入,稻作遗存的数量还在增加,年代还有不断推前的趋势

    野生稻保护区现存的野生稻

    畲族原始水稻品种

    1973年浙江余姚境内河姆渡遗址中发现储藏量逾120吨的稻谷,距今有7000年,且属人工栽培。


   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早期的稻作技术比较原始,史书中把它概括为“火耕水耨”。所谓“火耕水耨”就是先用火把田中的杂草烧掉,然后再种上稻,当稻苗和杂草同时长出来的时候,便放进水去,由于在淹水的条件下,稻还能正常生长,而杂草却难以生存。这种稻作技术虽然原始,但却巧妙地运用了水稻不怕水淹的这一特性。

    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创作了著名的《耕织图》各卷

    古代水稻插秧场景模型

    《康熙御制耕织图》中的水稻插秧

    世代“火耕水耨”的旧时江南水稻种植区

    古代描绘火耕水耨的图绘


    唐宋以后,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,南方人口的增加,火耕水耨便被精耕细作所代替。南方水田精耕细作技术主要包括以耕、耙、耖为主体的水田整地技术,以育秧移栽为主体的播种技术和以耘田、烤田为主的田间管理技术。

    耕图

    耙图

    耖图


    南方稻田和北方旱地相比,一般面积较小,原来的直辕犁使用起来就显得不灵活,于是在唐代出现了江东犁。江东犁是一种曲辕犁,它小巧灵活,能适应小块土地耕作时经常拐弯的需要。又如水稻是在水中生长,田面平整才能保持水深一致。为了平整田面,宋代出现了一种水田特有的农具“耖”。耖的出现,标志着南方水田整地技术的形成。

    魏晋时期旱地耕作的直辕犁

    曲辕犁

    江东犁复原模型

    左耙右耖


    唐宋以后,稻作生产中普遍采用了育秧移栽技术。宋代出现的秧马则是专门为拔秧而设计的。插秧技术至少在元代已经定型。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  古代农书中记载的秧马图

    民间收藏的秧马

    水稻插秧仍然是今天最主要的农耕生产活动


    水稻水稻移栽后的田间管理主要包括耘田和烤田两项。耘田和烤田在北魏时期就已出现。宋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。耘田的作用主要在于除草。

    耘田


    为适应耘田的需要,宋元时期还发明了耘爪,用竹管做成手掌形状,套在手指上,以避免手指直接与田土接触,减少损伤。

    玉贞农书中记载的耘爪


    除手耘之外,元代出现了足耘,足耘时,手里拄着一根象拐棒一样的东西,用脚趾趾塌拔泥上草秽,壅在苗根下,以起到除草和施肥培土的作用。

    古诗《三耘》中对足耘的描绘


    元代还创造了一种用耘荡耘田的方法。耘荡系一种用木板下钉有铁钉,上安有竹柄的工具,耘田的时候,象使用锄头一样,推荡禾垄之间的草泥。提高了效率和减轻了劳动强度。宋元时期所用的耘田方法一直沿用至今。

    玉贞农书中记载的耘荡

    耘荡实物


    烤田主要是结合耘田进行。一般是在耘过之后,把水放干,进行暴晒。

    烤田(今称为晒田)是水稻栽培的重要环节


         宋代出现了一种在田中开挖水沟进行烤田的方法,把水控制在田中的局部地区,防止肥水外流。

    水沟晒田

    小型开沟机

    大型开沟机对水稻田进行预开沟


    在改进耕作技术的同时,人们还通过不断地选种和育种来提高作物的产量,宋代引进了早熟、耐旱的占城稻,以适应高仰之地的种植。

    占城稻


    而同时出现的黄穋稻则主要是面向低洼易涝的湖田。

    黄穋稻


        经过一代以一代人的努力,水稻品种不断增加,仅清代《授时通考》所抄录的水稻品种数就达3000多个。

    《授时通考》


    6_副本.gif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